江城子 西楼对月赠味琴(己卯至壬辰(一九三九至一九五二))

长廊嘉月为谁明。
伴文星,照书城。
匝地凉波,人在镜中行。
恰似坡仙尘外语,清净海,两浮萍。
几回搔首盼空庭。
露无声,欲三更。
剪剪轻风。
帘幕峭寒生。
如此楼台如此夜,问几辈,有诗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月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月光下的景象。长廊上明亮的月光不知为谁而照,陪伴着读书人,照亮书斋。地上洒满清凉的月光,人走在其中就像行走在镜中。这里用"镜中行"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接着诗人联想到苏轼(坡仙)超脱尘世的情怀,把自己和友人比作清净大海中的两片浮萍,暗示他们志趣相投却又孤独无依的处境。

下片转入抒情。诗人多次在空荡的庭院中徘徊,直到夜深露重、寒意渐浓。这里的"露无声"、"欲三更"等描写,烘托出深夜的静谧和凉意。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在这样美好的楼台和夜晚里,能有几个人真正写出好诗呢?这既是对当下诗坛的感叹,也暗含对自己和友人高雅情趣的自许。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对月光、庭院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高,表达了对知音和诗意生活的向往。词中多处化用苏轼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宋代大文豪的仰慕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