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 其三

承欢未极早生悲,已觉人间万事微。
三釜禄存嗟独荷,百年身在忆全归。
愁来别馆春灯暗,戒后诗坛夜坐稀。
不有青云旧知己,病躯无力定谁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与孤独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承欢未极早生悲,已觉人间万事微"表达了作者还没能好好孝顺父母,父母就早早离世的遗憾,让他觉得人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渺小无意义。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了作者的处境:拿着微薄的俸禄独自生活("三釜禄存嗟独荷"),想到人生百年终有一死("百年身在忆全归")。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春夜的灯火显得格外昏暗("愁来别馆春灯暗"),因为守孝期间很少参加文人聚会写诗("戒后诗坛夜坐稀")。

最后两句点出全诗主旨:如果没有那些志同道合的老朋友("青云旧知己"),自己这个病弱之躯真不知道要依靠谁。这里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人在脆弱时特别需要情感支持的心理。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失去至亲后的真实心境:从最初的万念俱灰,到日常生活的孤独无依,最后在友情中找到一丝慰藉。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深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与脆弱,也让我们思考亲情、友情的珍贵。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