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隐君大雅(其所居堂扁曰东乐)

高山列屏嶂,下有幽栖人。
崖壁饶古意,轩窗多白云。
松阴覆几席,兰气袭衣巾。
其乐似东老,熙熙满怀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雅之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祥和的自然气息。

前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高耸的山峰像屏风一样排列,山下住着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这里用"屏嶂"形容群山,既展现了壮观的景色,又暗示了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净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居住环境:古老的崖壁透着沧桑的历史感,窗外常有白云飘过,松树的阴影覆盖着桌椅,兰花的清香沾染在衣物上。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清幽雅致的空间,松树和兰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位隐士的快乐就像传说中的东老(一位以乐观著称的隐士),整个人都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喜悦。"熙熙"这个词用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隐士满足的笑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气息的交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向往的超脱世俗、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没有直接赞美隐士,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美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含蓄表达"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