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 其五

我登步兵台,缅怀昔来游。
英声入万壑,奇气盘九幽。
转盼迹已陈,况今仍千秋。
鸾凤吟苏门,奚用愧彼俦。
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登高君能赋,乃是子安流。
作诗已可人,洗我万古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上一座名为"啸台"的古迹时,触景生情写下的感慨。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怀古之情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开头四句写登台所见:作者站在台上,想起古人曾在此游览。当年英雄豪杰的声音仿佛还在山谷间回荡,他们非凡的气概似乎仍盘旋在天地之间。这里用"英声""奇气"形容古人留下的精神印记。

中间六句转入感慨:转眼间古人的事迹已成过往,何况距离那时已有千年之久。诗人提到苏门山(隐士居所)的鸾凤鸣叫,说不需要因为比不上古人而羞愧。又笑谈东晋名将刘琨(字越石),说他不过是侥幸成功。这些都在表达一种豁达态度:不必过分崇拜古人,也不必为功名所累。

最后四句回到现实:诗人说登高能赋诗的人,都是像王子安(王勃)那样的风流人物。写诗本就是为了抒发情怀,能洗去心中千古的忧愁。这里点明了创作诗歌的真谛——不为名利,只为排解内心郁结。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又展现出不盲目崇拜的独立精神。诗人通过登高怀古,最终找到用诗歌安放心灵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