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梁诗五的,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前两句写自己落魄地流落在南方,登上高台怀念历史人物尉佗(南越王)。"潦倒"二字直接点明自己处境艰难,"吊尉佗"则暗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中间四句写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久别重逢格外亲切,把酒言欢时忍不住用长歌来抒发心中悲愤。"西日天方暝"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暗喻时局昏暗;"东风海正波"写海上风浪,象征社会动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高潮:什么时候才能施展雄才大略,拿起宝剑斩杀那些兴风作浪的恶势力(蛟鼍比喻祸国殃民的坏人)?这里表达了作者渴望改变现状、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全诗语言直白有力,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展现了传统文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诗中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巧妙结合,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