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城晚泊值雪

雁声哀怨极淮天,际晚惊呼雪打船。
古驿鱼稀谁撒网,虚沙马过自随鞭。
人烟顽犷空多智,形胜丘墟又几年。
龙眼肌头风浪恶,今宵归兴此方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雪黄昏中,诗人泊船淮河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漂泊的孤寂和对现实的感慨。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大雁的哀鸣回荡在淮河上空,傍晚时分突然下雪,雪粒噼啪打在船篷上,吓得诗人惊呼出声。这里用雁声和雪声,立刻营造出寒冷凄凉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古老的驿站旁,渔民因为鱼少都懒得撒网;空旷的沙滩上,马蹄印很快被风吹平。当地居民虽然粗犷彪悍,但在这荒凉的地方也显得徒有聪明才智;曾经繁华的要塞如今已成废墟,不知荒废了多少年。这些画面透露出这个地方的萧条和人们的无奈。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心理活动:看着龙眼肌(可能是险要的河段)风急浪高,他今晚特别想回家。这里的"归兴"不仅是想家的心情,更像是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与眼前动荡艰辛的漂泊形成对比。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雁、雪、古驿、废丘等意象,淡淡几笔就勾勒出荒凉之景。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声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我们都能体会到那种在寒冷异乡,突然特别想家的心情。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