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代柬寄亲故

吴乡遥接楚云东,潮落寒江一水通。
王粲经秋渡淮上,张融累月驻舟中。
朝攀桂树身将隐,夕眺芜城思不穷。
若问官家近时事,积薪惟说后来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江都(今扬州)给远方亲友寄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漂泊的愁绪和对时局的感慨。

前四句用地理意象串联起漂泊轨迹:吴地(江南)与楚地(湖北)隔着云霞遥遥相望,潮水退去后寒江依旧连通两地。这里用王粲(东汉文人,避难漂泊)和张融(南朝官员,长期舟居)两个典故,暗示自己像他们一样长期辗转于淮河与舟船之间。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白天攀折桂树(象征高洁)想要归隐,傍晚远眺芜城(扬州别称)又涌起无尽愁思。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若问朝廷近况,作者用"积薪"(堆积柴火)的典故讽刺官场现状:就像灶下堆柴,后来者反而更受重用,暗指贤能不被重视的政治弊端。

全诗妙在将地理位移(吴楚淮扬)、历史典故(王粲张融)、自然意象(桂树寒江)与政治隐喻(积薪官场)自然融合,既有游子思乡的惆怅,又含对时政的犀利批评,表面写景叙事,内里藏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