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熊克进九朝要略转一首

翰苑前资汉硕儒,苦心何翅十年馀。
修成当代将来法,读尽生平未见书。
黄{左贴右巴}奏篇登御府,紫纶加秩下宸除。
近臣已是闻天语,莺鹊催归定不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叫熊克的官员升迁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联"翰苑前资汉硕儒,苦心何翅十年馀": 开篇用"翰苑"(皇家文学院)点明主人公身份,说他像汉代大学问家一样有学识。"苦心"二字透露他付出超十年努力,用"何翅"(岂止)强调时间之长,展现厚积薄发的形象。

第二联"修成当代将来法,读尽生平未见书": 具体写他的成就——编修了影响当代和未来的法典制度,读遍常人难见的珍贵典籍。这两句对仗工整,"当代将来""生平未见"的对比凸显其贡献的深远。

第三联"黄{左贴右巴}奏篇登御府,紫纶加秩下宸除": 用"黄帖"(奏章)和"紫纶"(诏书)两个皇家意象,生动描绘他呈递奏章受皇帝赏识,获得升迁的过程。"御府""宸除"这些皇家词汇烘托出荣耀感。

第四联"近臣已是闻天语,莺鹊催归定不虚": 最后通过同僚听闻皇帝赞赏的细节,以及"莺鹊催归"(比喻升迁诏令如鸟雀报喜)的活泼比喻,预祝他必将载誉归来,使祝贺之情更显真挚。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十年苦读"到"御前受赏"的对比,展现成功来之不易 2. "莺鹊"的比喻把严肃的升迁写得生动有趣 3. 层层递进:从才能到功绩,再到皇恩,最后同僚见证,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4. 对仗工整却不呆板,如"当代将来法"对"生平未见书",既有形式美又含深意

这种诗作既是对个人的祝贺,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通过真才实学获得晋升的理想路径。

李龟朋

宋京兆长安人,字才翁,号静斋。高宗绍兴中寓家台州临海。尝试流寓为魁选,监南岳庙。钱端礼闻其贤,延至馆下,令其孙钱象祖从之学。龟朋刻厉于学,安于贫约,台州人不论贵贱老少,无不敬而爱之。有《迂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