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萤火虫飞舞的灵动画面,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秋夜的美与哲理:

1. 光影魔术师
前四句用"玉虬"(月亮)和"金萤"的对比开场,把萤火虫比作夜间的金色小灯笼。"含辉疑泛月"说萤光像月光般温柔,"带火怯凌霜"又形容它像怕冷的小火苗,拟人化的描写让萤火虫有了害羞的性格。

2. 动态屏保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两句像镜头跟踪,捕捉萤火虫绕着窗棂飘舞的姿态。把萤光比作"飘花",既写出轻盈感,又暗合秋天落叶的季节特征。

3. 读书人的小心思
结尾突然转向现实场景:如果诗人放下帷帐继续夜读,这些萤火虫的光亮或许能当灯用呢!"惜馀光"的典故(古人凿壁偷光读书)被用得俏皮,把自然现象和文人生活巧妙结合。

全诗妙在:
- 观察细腻:从静态光点到动态轨迹都准确捕捉
- 比喻新鲜:月光、火花、飞花多重比喻层层递进
- 情感转折:由单纯赏景突然联想到治学,赋予小昆虫人文价值
- 留白艺术:最后一句没直说要不要用萤火读书,留给读者想象

这种把平凡小虫写出仙气,又落回生活智慧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小中见大"的魅力。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