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画马的场景,通过马的形象来展现皇权的威严与恩宠。
开头两句讲的是过去的宣宗皇帝登上皇位,他的功绩和光辉遍布天下。"尧章"指的是皇帝的美德和功绩,"焕焕"形容光芒四射的样子。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画中的马。说皇帝有三千匹马都受到宠爱,但画中这匹特别出众,显得与众不同。"马法"指画马的技法,"空地类"是说画得逼真到超越了普通马匹的范畴。"龙图"指皇帝的画作,"天文"比喻画作精妙如同天象。
最后两句说这幅画不会像古代名画"乌号"那样消失,但从此天上的房星(象征马匹的星宿)似乎都黯然失色了。这是在夸张地赞美这幅画马图精妙绝伦,连天上的星宿都比不上。
全诗通过赞美一幅皇帝画的马图,实际上是在歌颂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艺术造诣。用马比喻臣子,暗示在皇帝恩宠下人才辈出。诗中运用了大量夸张和比喻手法,把一幅画说得神乎其神,既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对艺术的推崇。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