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张子上卧疾

幽忧子伏枕,寂寥予闭关。
谁言弹丸地,若阻重甗山。
朱羲陆将改,清商节欲还。
羃庭书带静,文波屏风闲。
鸣琼罢鱼翕,窥棋忘豹斑。
牵率詶兰藻,俯仰企芝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卧病在床的文人(幽忧子)与友人(张子上)隔空对话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病中生活的孤寂与精神世界的丰盈。

前四句写病中状态:诗人像"伏在枕头上的隐士",友人则像"闭门不出的孤独者"。他们虽然只隔着弹丸大小的距离(可能指庭院或屏风),却像被重重山峦阻隔般难以相见。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了病痛带来的隔绝感。

中间六句用时间流逝与生活细节构建意境: - "朱羲"指太阳,"清商"指秋风,暗示季节更替而病未愈 - 庭院里书带草静静生长,屏风上水波纹样闲适,表现环境的静谧 - "鸣琼"(玉佩声停)、"鱼翕"(鱼形门扣静止)、"窥棋"(看棋入迷)这些细节,生动刻画了病人时而昏沉、时而专注的恍惚状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勉强提笔回赠友人充满兰草般清雅的诗句(兰藻),在病榻上仍向往着友人如灵芝般高洁的品格(芝颜)。展现了文人之间超越病痛的精神共鸣。

全诗妙在将病中琐碎写得诗意盎然:屏风的花纹、门上的鱼扣都成为观察对象,看似闲笔却暗含"病中光阴缓慢"的深意。最后在孤寂中透出对友情的珍视,消极处境与积极心态形成动人反差。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