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三

东林咫尺地,陶然四方乐。
却笑柴桑翁,断酒有何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随性洒脱,展现了作者入秋时闲适自在的心境。

前两句"东林咫尺地,陶然四方乐"是说:虽然我住的地方离东林寺很近(暗指隐居生活),但内心却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快乐。"陶然"二字特别传神,把那种微醺般的愉悦感写活了。

后两句笔锋一转,调侃起陶渊明来:"却笑柴桑翁,断酒有何恶"。意思是说:我反倒要笑话那位住在柴桑的陶渊明老先生("柴桑翁"指陶渊明),戒酒有什么好苦恼的呢?这里用陶渊明《止酒》诗中戒酒的苦恼来反衬自己随遇而安的心态。

整首诗妙在:
1. 用对比手法,用陶渊明的"纠结"反衬自己的"洒脱"
2. "笑"字用得俏皮,不是真的嘲笑,而是表达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3. 语言就像诗题说的"如风扫华",自然流畅不刻意
4. 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个悠然自得、与酒为伴的隐士形象

诗人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形式(比如一定要喝酒),而在于内心能否在任何处境中都保持自在。这种生活智慧,放在今天也很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