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宛津庵澹生上人

小刹对山城,溪桥一水横。
披帷来野色,傍郭有经声。
高树虚窗入,遥峰隔岸明。
此中逢惠远,真觉道心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宁静山寺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感受到的禅意。全诗用白描手法,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前四句是"镜头由远及近"的写法:先拍下寺庙与山城的全景(小庙对着山城),然后镜头推到溪水小桥(一道溪水横在桥下),接着是掀开帘子看到的野趣(掀帘看见山野景色),最后是寺庙周围传来的诵经声(城墙边传来念经声)。这种写法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的脚步慢慢走近寺庙。

五六句用两个巧妙的视角:高大的树木影子投进空窗(树影从镂空窗户钻进来),对岸的远山在阳光下格外明亮(隔江的山峰被阳光照得透亮)。一暗一明,一近一远,形成视觉对比。

结尾处诗人遇到高僧(惠远是东晋著名僧人),突然悟到禅意。这里的"道心"不是指具体的道理,而是指在宁静环境中自然产生的超脱心境。全诗妙在不用深奥的佛理,只是通过寻常景物就让人感受到寺庙的清净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