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大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流动感。
前一句"层层碧嶂来无尽"像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群山——翠绿的山峰层层叠叠向远方延伸,仿佛没有尽头。这里的"碧嶂"不是呆板的山体,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屏障,"来无尽"三字让静态的山峦产生了向观察者涌动的错觉,既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又暗含时间的长久。
后一句"衮衮清江远莫追"则把视线转向江水,"衮衮"这个拟声词让读者仿佛听见水流哗哗的声响,清亮的江水奔流不息,转眼就消失在远方,快得让人追不上它的脚步。与静止的群山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间展现出自然界永恒的律动。
全诗仅14个字,却通过"山永恒,水易逝"的对比,道出了人类面对自然时既向往永恒又感叹时光流逝的复杂心境。就像我们站在高山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看着流水会莫名惆怅一样,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唤起了每个人心底都有的,对自然之美的感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罗知古
罗知古,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调知建安县,擢通判兴化军。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三、三五。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