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不寐

风袅危樯浪拍船,三更残月下空弦。离鸿过尽啼乌困,犹自愁人不得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的愁苦场景,读来像在看一部微电影:

镜头一:摇晃的船
开篇就用"风摇船桅浪拍船"的动态画面,让人立刻感受到漂泊的不安——这不是豪华游轮,而是一艘在风浪中挣扎的小船,暗示着诗人动荡的处境。

镜头二:深夜残月
半夜三点,月亮像根快烧完的蜡烛,低垂在水天交界处。"空弦"的比喻很妙,既像月牙的形状,又让人联想到无人弹奏的琴弦,传递出孤独感。

镜头三:鸟的蒙太奇
先有离群的大雁飞过(象征分离),接着是疲惫的乌鸦啼叫(象征凄凉)。两种鸟的镜头叠在一起,就像在说:连鸟儿都累得休息了,可人却...

最后特写:失眠者
镜头转向船舱里睁着眼睛的诗人。最扎心的是"犹自"二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有他的愁绪还在翻腾,像永远停不下来的浪花。

现代启示
这首诗把"睡不着觉"这种日常体验,用短短28个字拍成了震撼人心的短片。我们都有过被心事困扰的夜晚,诗人告诉我们:孤独不是矫情,而是人类共通的脆弱时刻。那些风浪、鸟叫、残月,其实都是内心情绪的物化表现。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