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湑阁忆南溪

远望当归亦枉然,登临遥忆在南川。
乱山缺处杏花满,危阁前头松影圜。
短笛吹斜牛背日,暮钟声散雁行天。
清歌薄酒残灯火,此事抛离又五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登高望远时对往事的深情回忆,语言朴素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远望当归亦枉然"直接点明主题:即使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也无法真正回到过去。"登临遥忆在南川"说明此刻的思念对象是南川这个地方。

中间两联用四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记忆中的南溪美景:
1. "乱山缺处杏花满":群山之间突然出现一片开阔地,开满杏花
2. "危阁前头松影圜":高阁前的松树投下圆形的影子
3. "短笛吹斜牛背日":牧童横吹短笛,夕阳把牛背照得发亮
4. "暮钟声散雁行天":晚钟声中,大雁排成行飞过天空

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既有静态的山水花木,又有动态的牧童、飞雁,还有声音(笛声、钟声),全方位唤醒读者的感官体验。

尾联"清歌薄酒残灯火"用三个细节概括了当年简单却美好的生活:清亮的歌声、淡酒、将尽的灯火。最后"此事抛离又五年"道出这些回忆已经过去五年,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画面代替抽象抒情,让读者能"看见"诗人回忆的场景
2. 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营造出立体鲜活的记忆空间
3. 最后落到时间流逝的主题,引发普遍共鸣
4. 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堆砌辞藻,却意味深长

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某个画面突然勾起一连串回忆,这首诗正是用文字定格了这样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