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暮春时节,作者与老师(香宋师)一起赏花时的感慨。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表达了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怅惘,以及师生情谊的温暖。
首联“鬓霜四海少人同,历乱莺花瞥眼空”写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头发已白的人世间少有,眼前繁花乱莺转眼成空。用“鬓霜”暗示年华老去,“瞥眼空”强调美好易逝。
颔联“未信东风真似虎,祇应老子尚犹龙”用对比手法:东风(春天)看似凶猛如虎,但老师(老子)的精神依然如龙般矍铄。既写春光的短暂,又赞老师老当益壮。
颈联“心怜坏劫三千界,眉秀春峦六一翁”转向抒情:诗人感伤世间万物终将衰败(坏劫),但看到老师(六一翁)慈眉如春山,又感到欣慰。用“眉秀春峦”的比喻展现老师慈祥形象。
尾联“还与刘郎心事别,并无葵麦夕阳中”用典故对比:不同于刘禹锡(刘郎)贬谪后的悲凉(“葵麦夕阳”意象),我们赏花时没有这种愁绪。暗指师生相伴的温暖能冲淡时光流逝的忧伤。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鬓霜”“东风虎”等形象比喻,把抽象的时间写得具体可感
2. 通过“老子犹龙”“眉秀春峦”等描写,塑造出智慧长者的生动形象
3. 结尾用对比手法,突出当下师生情谊的可贵
4. 语言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沉,暮春残花与人生暮年相互映照,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