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行五章 其二

微命不如蚁,蹂躏多苦伤。乖危掠衣物,剽悍胡能当?

咄嗟胠箧流,白日行堂皇。既无官令严,谁恃身势强?

万人趋一门,黑暗如排墙。溃地一鬨声,上辟鸮鹰翔。

进退居两难,翘企偕徬徨。讹传咫尺间,已断濠河梁。

失色尽灰土,何有肝与肠?共乞皇天仁,愿缓时日亡。

白晰谁家女,劙面无完裆。绣袜污澜泥,认是官家郎。

还顾我亲属,欲止路无旁。虽喜平安存,呼吸谁预防?

凛冽未入冬,草木先凋僵。野烧发穷蛰,在坏何闭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乱世中百姓遭难的悲惨画面,用直白的语言控诉了暴行和社会黑暗。

开篇用"微命不如蚁"比喻普通人的生命像蚂蚁一样被随意践踏,暴徒们光天化日抢劫财物("乖危掠衣物"),而官府却毫无作为。接着描写万人逃难的场景:人群像一堵黑墙般拥挤,混乱中传来谣言说桥梁已断,吓得人们面如土色,只能祈求老天开眼。

诗中特别刻画了一个官家女子的遭遇:她白皙的脸被划伤,绣花袜子陷在泥里,这个细节暗示连官员家属都难逃厄运。最后用草木提前枯萎、冬虫被迫出洞的意象,暗示整个社会秩序已彻底崩溃。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剽悍胡能当"、"失色尽灰土"等口语化表达,让读者直接感受到百姓的无助与愤怒。通过逃难群像和官女遭遇的对比,深刻揭露了乱世中无人幸免的残酷现实。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