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郎山功臣庙歌
红罗真人起滁濠,天弧堕地扬旌旄。
龙蟠虎踞定南国,削平僣乱如吹毛。
上游楚气氛颇恶,奋臂怒比螳螂骄。
江汉窃据意未定,骑鹿欲向南山遨。
南昌坚城铁作瓮,撼山有力空为劳。
金陵援师来,飒飒乘风飙。
谋臣猛将谈《六韬》,从以仙人周颠左右舟中翱。
贼徒返旆出彭蠡,扼吭不得通江潮。
罪贯不盈势不灭,介恃战舰匡庐高。
鲸鲵小捷遽得意,纪信出诈汉王跳。
遂令三十六将同战死,庙貌留祀康出椒。
中山一人丁普郎,齐云捩舵如鱼舠。
韩成居左同列坐,半褰赴水赭黄袍。
其余面骍面涂炭,冒突烽焰头毛焦。
别有三五少年白面带微笑,甲胄踊跃轻波涛。
岂是鸱夷生去日,塑工肖得穷秋毫。
定应贼颅贯矢后,英灵舞抃隐约来林皋。
惜哉张定边,尔亦男儿曹。
天完逆将眼不择,犹奉余孽奔危巢。
奇材剑客误荆楚,百万齐作蹠犬嗥。
髑髅铺满大湖底,阴夜馁哭声号咷。
宁知此庙三百年,春秋伐鼓牛羊牢。
古槐郁郁崇封褒,曾护真主驱鸱鸮。
枯株断蘖犹敬惜,过客竞奠香牲醪⑴。
呜呼树木尚如此,英雄可不慎所遭。
湖波浩淼风萧骚,庙中木主永勿祧。
金匮石室之史傥遗漏,不妨搜讨姓氏镌刻蟠龙鳌。
龙蟠虎踞定南国,削平僣乱如吹毛。
上游楚气氛颇恶,奋臂怒比螳螂骄。
江汉窃据意未定,骑鹿欲向南山遨。
南昌坚城铁作瓮,撼山有力空为劳。
金陵援师来,飒飒乘风飙。
谋臣猛将谈《六韬》,从以仙人周颠左右舟中翱。
贼徒返旆出彭蠡,扼吭不得通江潮。
罪贯不盈势不灭,介恃战舰匡庐高。
鲸鲵小捷遽得意,纪信出诈汉王跳。
遂令三十六将同战死,庙貌留祀康出椒。
中山一人丁普郎,齐云捩舵如鱼舠。
韩成居左同列坐,半褰赴水赭黄袍。
其余面骍面涂炭,冒突烽焰头毛焦。
别有三五少年白面带微笑,甲胄踊跃轻波涛。
岂是鸱夷生去日,塑工肖得穷秋毫。
定应贼颅贯矢后,英灵舞抃隐约来林皋。
惜哉张定边,尔亦男儿曹。
天完逆将眼不择,犹奉余孽奔危巢。
奇材剑客误荆楚,百万齐作蹠犬嗥。
髑髅铺满大湖底,阴夜馁哭声号咷。
宁知此庙三百年,春秋伐鼓牛羊牢。
古槐郁郁崇封褒,曾护真主驱鸱鸮。
枯株断蘖犹敬惜,过客竞奠香牲醪⑴。
呜呼树木尚如此,英雄可不慎所遭。
湖波浩淼风萧骚,庙中木主永勿祧。
金匮石室之史傥遗漏,不妨搜讨姓氏镌刻蟠龙鳌。
现代解析
这首《康郎山功臣庙歌》是一首讲述元末明初战争历史的叙事诗,用生动的画面和饱满的情感,歌颂了朱元璋阵营将士的英勇事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首诗:
1. 历史背景与核心故事
诗歌聚焦1363年鄱阳湖大战(康郎山之战),这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的关键战役。开篇用"红罗真人"(朱元璋)从滁州起义说起,到"削平僣乱"展现其势如破竹。重点描写了陈友谅("骑鹿欲向南山遨"指其野心)率60万大军围攻南昌,朱元璋率军救援的激烈战况。
2. 震撼人心的战争描写
诗人用大量比喻让战场跃然纸上:
- "撼山有力空为劳"形容南昌守军顽强
- "鲸鲵小捷"讽刺陈友谅暂时得胜的狂妄
- "面骍面涂炭,冒突烽焰头毛焦"刻画将士浴血奋战的惨烈
特别动人的是对36位阵亡将领的描写:丁普郎驾船如飞鱼,韩成穿黄袍投水诱敌,还有面带微笑的年轻战士,这些细节让英雄形象鲜活立体。
3. 深沉的历史反思
后段转入哲理思考:
- 用张定边(陈友谅部下)的悲剧警示"英雄慎所遭"——跟错主公的遗憾
- 通过古槐树受保护("枯株断蘖犹敬惜")对比英雄的际遇
- 最后强调历史应当铭记这些姓名,就像把功绩刻在龙龟碑上永不磨灭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跨越三百年的敬意——通过一座功臣庙,让普通士兵的牺牲获得永恒意义。诗人用"馁哭声号咷"的鬼魂与"伐鼓牛羊牢"的祭祀形成强烈对比,告诉我们:历史会永远善待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