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南湖春日景色的怀念,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传递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首联"每忆南湖上,青帘卖酒亭"直接点明回忆的主题,用"青帘卖酒亭"这个具体场景勾起读者对江南水乡的联想,仿佛能看到湖边酒旗招展的热闹景象。
颔联"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馨"运用了两个精妙的比喻:柳条像鱼鳃般翠绿,花瓣像马蹄般芳香。这两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把春天的生机和芬芳都写活了。
颈联"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寒食节走过的湖边小路,如今透过晴天的窗户又进入梦中,说明这些美景已经深深印在作者心里。
尾联"因循春又晚,风紧搅空冥"笔锋一转,从美好的回忆回到现实:春天又将过去,只剩下呼啸的寒风搅动着空旷的天空。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在美好的回忆中透出一丝时光易逝的惆怅。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鲜明意象(青帘、柳条、花瓣)和通感手法(把视觉的"翠"和嗅觉的"馨"交织),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通过对往昔美景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这种情感既私人化又能引发普遍共鸣。
赵廱
赵廱,字和仲,号竹潭,太原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宋诗纪事小传补正》)。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二十六年,监车辂院,累迁宗正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肇庆府(《广东通志》卷二一○)。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