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阁迸巑岏罅,漱松醪、红姜点豉,绿荷包鲊。
醉忆尊公贤给事,百感涛倾弩射。
记惜别、月明桥下(余与贞毅公握别广陵)。
倏忽山邱华屋恨,带女萝、山鬼招魂怕。
延陵剑,何由挂。
乳鱼轩畔微波泻。
缭墙边、亭台金粉,李将军画。
更忆平泉花木好,丞相曾施行马。
今日也、雨淋霜打。
我有两层思旧泪,总一声、邻笛吹来者。
莎径软,仰天藉。
醉忆尊公贤给事,百感涛倾弩射。
记惜别、月明桥下(余与贞毅公握别广陵)。
倏忽山邱华屋恨,带女萝、山鬼招魂怕。
延陵剑,何由挂。
乳鱼轩畔微波泻。
缭墙边、亭台金粉,李将军画。
更忆平泉花木好,丞相曾施行马。
今日也、雨淋霜打。
我有两层思旧泪,总一声、邻笛吹来者。
莎径软,仰天藉。
现代解析
这首《贺新郎》是一首充满悲凉与怀念的诗词,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回忆往事,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深切哀思。
诗词开篇描写了高耸的山峰和松林间的美酒佳肴,营造出一种豪迈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作者醉酒后回忆起已故的尊长("尊公贤给事"),百感交集,仿佛汹涌的波涛和射出的弩箭般强烈。他特别记得在明月桥下与友人(贞毅公)分别的情景,转眼间物是人非,只剩下对逝者的怀念和招魂的恐惧。
中段转入对旧居景物的描写:乳鱼轩畔微波荡漾,围墙边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宛如李将军的画作。作者又想起平泉别墅的花木繁茂,当年丞相曾在那里策马而行。但如今这些美好景象都已被风雨摧残,只剩下凄凉。
最后作者直抒胸臆:他心中积压着两层思念故人的泪水,这些情感都被邻家的笛声勾起。结尾处他仰卧在莎草小径上,对着苍天宣泄内心的悲痛。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哀思与景物变迁相结合,展现了时光无情、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作者用"延陵剑"(象征友谊)、"招魂"等典故,以及"雨淋霜打"的意象,强化了失去亲友的痛楚和对往昔荣华的追忆。最后以"仰天藉"的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