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便民仓大堂

盛治之谓大同,物吾同与,民吾同胞,仁寿愿同登。
我同侪同德同心,同济以和,吴越犹一家也;
析县本名嘉善,勉为善人,蔚为善俗,经营成善举。
诸善士善徒善述,善无不报,古今有二理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嘉善便民仓的大堂,并且从人同物共、同胞和睦、仁寿同登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首先,诗中提到“盛治之谓大同”,可以理解为在繁荣和治理良好的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大同世界的理念,即人人平等和谐共处。这里强调人与物的关系,表达出人和物品(指便民仓中的物资)是共享共治的一部分。

接着,“物吾同与,民吾同胞”,可以理解为物品是共享的,人民则是同气连枝的兄弟姐妹。这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享精神。无论是物品还是人民,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和共享。

然后,“仁寿愿同登”,表达了人们希望共同追求仁爱和长寿的愿望。这里强调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谐共处的愿景。

接下来,“我同侪同德同心,同济以和”,可以理解为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以和谐为目标。同时指出吴越(古代地名,泛指江南地区)就像一家人一样紧密团结。这里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再往后,“析县本名嘉善”,明确指出了嘉善这个地方。这里的人们努力行善,形成良好的风俗和习惯。“诸善士善徒善述”,这里的善士和善徒都在积极地做善事、传承善良的行为和品德。“善无不报”,表达了好事一定会有好报的信念。

最后,“古今有二理欤?”表达了古今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善良、和谐、共享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嘉善便民仓的大堂,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享精神,以及追求和谐共处、行善积德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