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哀悼的是晚清重臣张百熙,用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痛惜与时代动荡的感慨。
上联以阴雨濛濛的春日开篇,用"绚烂河山"与"梁木终摧"形成强烈反差——正当万物复苏的时节,国家栋梁却突然倒塌。这里的"梁木"比喻张百熙是支撑国家的柱石,而"春分"节气暗示他本应像春天一样带来希望,却骤然离世。
下联笔锋转向时代背景,"九州铁错"指各地铸造的铁器(暗喻混乱时局),"谤书盈箧"暗示张百熙生前遭受诸多非议。作者用"潮流滚滚"形容不可阻挡的变革大势,既感叹逝者未能实现抱负,也暗含对舆论不公的愤懑。
全联最动人处在于双重遗憾:既痛惜英才早逝,又惋惜他生前抱负未展。通过"阴雨"与"春分"、"铁错"与"谤书"的意象碰撞,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悲壮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