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一座高亭后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引发的感慨。
前两句写亭子高耸,雨后天晴时金碧辉煌的景色格外醒目。"迥纷纷"形容阳光在雨后空气中折射出的绚丽光彩。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登高远眺的景色:天空映照着中原大地的气息,山脉横亘,云海翻腾如同亘古不变。夕阳带着寒意还未完全落下,远处还能听到孤飞的野鸭叫声。这些景物描写既宏大又细腻,既有空间感又有时间感。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在这高处俯仰天地,怀念古代贤人,举起清酒表达敬意。"苾芬"指美酒香气,暗示以酒寄情。全诗通过登高所见,将眼前景、胸中情和怀古之意自然融合,展现了开阔的胸襟和深沉的思绪。
王秬
王秬(?—1173),字嘉叟,原籍中山曲阳(今属河北),徙居泉南(今福建泉州),王安中孙。绍兴十九年,以宣教郎十办诸军审计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二十五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同上书历知江、抚二州(同上书卷一八五)。九年卒(陆游《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著有《复斋诗集》十五卷(同上书),又有《复斋制表》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均已佚。《全宋诗》卷二O四六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五收有其文。事迹见魏了翁《王侍郎秬复斋诗集序》(《鹤山集旁卷五四)、《宋诗纪事》卷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