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好友尹孝廉兄弟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过去相处的点滴细节,表达出深厚的友谊和分别后的不舍。
前四句用"一起趟过清澈的江水""一起登上高楼远眺""中秋夜宴等待月亮升起""半夜点灯下棋"四个具体场景,像放电影一样重现了往日形影不离的快乐时光。这些生活化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
五六句"经常去你家串门""多次向你请教"用日常口语化的表达,进一步说明两人来往密切,既是常来常往的邻居,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我们志趣相投,但再深厚的友情也抵不过分离的惆怅。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用打水漂、登高、赏月、下棋这些人人都有过的经历,唤起读者对自己友情的共鸣。最打动人的正是这种朴实无华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让人想起自己那些"一个电话就能约出来"的老朋友。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