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嘛酒歌
杨花吹雪满地铺,杏花一片红模糊。
榆钱簸风风力软,芳林处处闻啼鸪。
青旗斜漾茅屋底,天然好景谁临摹?
我留此地一事无,太平之世为羁孤,东邻西舍相招呼。
殷兄张丈兴俱动,醵钱买醉黄公垆。
麦缸鹅黄新酿熟,味醇气郁过醍醐。
彭亨翠甒如鹑觚,细管尺五裁霜芦。
低头吸同渴羌饮,一口欲尽鸳鸯湖(榆林水名。)。
白波倒卷东海沸,渴虹下注西江枯。
碧筒不用弯象鼻,龙头屡泻蛟盘珠。
须臾瓶罄罍亦耻,春意盎盎浮肌肤。
刘伶大笑阮籍哭,直欲跃入壶公壶。
吾皇圣德蠲逋租,吏胥不扰民欢娱。
今年更觉酒味好,百钱一斗应须酤。
盲娼丑似东家嫫,琵琶筝阮声调粗。
有时呼来弹一曲,和汝拊缶歌乌乌。
青天作幕地为席,醉倒不用旁人扶。
乐哉边氓生计足,白羊孳乳驴将驹。
卖刀买犊劝耕锄,女无远嫁男不奴。
含哺鼓腹忘帝力,岁岁里杜如赐酺。
安得龙眠白描手,画作击壤尧民图⑴。
榆钱簸风风力软,芳林处处闻啼鸪。
青旗斜漾茅屋底,天然好景谁临摹?
我留此地一事无,太平之世为羁孤,东邻西舍相招呼。
殷兄张丈兴俱动,醵钱买醉黄公垆。
麦缸鹅黄新酿熟,味醇气郁过醍醐。
彭亨翠甒如鹑觚,细管尺五裁霜芦。
低头吸同渴羌饮,一口欲尽鸳鸯湖(榆林水名。)。
白波倒卷东海沸,渴虹下注西江枯。
碧筒不用弯象鼻,龙头屡泻蛟盘珠。
须臾瓶罄罍亦耻,春意盎盎浮肌肤。
刘伶大笑阮籍哭,直欲跃入壶公壶。
吾皇圣德蠲逋租,吏胥不扰民欢娱。
今年更觉酒味好,百钱一斗应须酤。
盲娼丑似东家嫫,琵琶筝阮声调粗。
有时呼来弹一曲,和汝拊缶歌乌乌。
青天作幕地为席,醉倒不用旁人扶。
乐哉边氓生计足,白羊孳乳驴将驹。
卖刀买犊劝耕锄,女无远嫁男不奴。
含哺鼓腹忘帝力,岁岁里杜如赐酺。
安得龙眠白描手,画作击壤尧民图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乡村饮酒作乐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热闹的乡村酒宴
开篇用杨花、杏花、榆钱等春天景物铺开背景,青旗酒幌在茅屋边飘扬,邻居们凑钱买酒。诗人用"麦缸鹅黄"形容新酿米酒的色泽,说这酒比传说中的醍醐(佛经里的美味)还香。人们用芦苇杆当吸管,像干渴的羌人那样低头猛吸,夸张地说要一口喝干整片湖水,把酒劲比作"白浪滔天""彩虹倾泻"的壮观景象。
2. 醉态中的真性情
后半段写醉后百态:酒瓶见底时,人们春意满面,像魏晋名士刘伶那样大笑,像阮籍那样痛哭,甚至想跳进酒壶。盲人歌女弹着粗犷的琵琶,大家敲着瓦罐唱起"呜呜"的民谣,以天地为席,醉倒也不用人扶。这些描写既真实又豪放,展现了不受拘束的生命力。
3. 太平盛世的缩影
最后点出这是"圣德免租税"的好年景:村民生活富足,母羊下崽、驴驹长大,人们卖刀买牛专心务农,男女都能安居乐业。诗人希望有人把这"醉倒田间"的场景画成《击壤歌》那样的太平图景,用醉酒狂欢的日常画面,含蓄歌颂了百姓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自然风光到市井声口,从酒杯碰撞到民间小调,最后升华为对太平盛世的礼赞。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粗糙真实的快乐——不精致的酒器、不优美的歌谣、不体面的醉态,却洋溢着最本真的生活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