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

海门人坐夜三更,万里潮来月又生。
历乱江山还共照,微茫天地渐分明。
珠光水荡鱼龙窟,野旷风摇雁鹜声。
便欲乘槎穷绝岛,南溟秋望不胜情(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月夜的壮阔画面,充满动感和奇幻色彩。

前两句写深夜海边,人们静坐等待,突然潮水从万里之外涌来,月亮也同时升起。这种"潮来月生"的同步感,营造出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月光下的世界:月光照亮了起伏的江山,让昏暗的天地逐渐清晰;月光在水面闪烁,仿佛惊动了海底的鱼龙;旷野上风吹过,传来雁鸭的鸣叫。这些画面既有视觉的璀璨,又有听觉的灵动。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诗人被这美景震撼,想要乘船去往遥远的南海岛屿,在秋天眺望这令人心潮澎湃的景色。这里表达了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敬畏。

全诗妙在将静止的月夜写出了动态感,月光不是安静地照着,而是随着潮水"生"出来,在江山间"历乱"穿行,在水面"荡漾"。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月光描写,配合鱼龙、雁鹜的声响,让整个夜晚都活了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