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鲍仲山官居临大池傍鲍题以协趣取谢宣城所谓后协沧洲趣之句也(诸本注:鲍名黉)

参军诗古清而臞,清瑶绕屋分西湖。
长安城中开八陌,心知此地人皆无。
草阁波平少傍舍,卧看晴沙鸟飞下。
眼无公事儿自痴,句有澄江官颇暇。
吾生已老心怀羞,为饥索米亦有求。
闻君稍动谢守趣,令我转忆江南洲。
诗成况复终少味,五字故(徐本作攻)坚不知畏。
可怜未识故将军,应似当年灞陵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友人鲍仲山(鲍黉)的唱和之作,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江南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赞美友人的生活情趣: 开头四句写鲍仲山官居临水,环境清幽,远离喧嚣。诗人用“清瑶绕屋”来形容清澈的湖水环绕着房屋,用“分西湖”来夸张地表现湖水的广阔,仿佛把西湖都分了过来。而“长安城中开八陌”则反衬出鲍仲山居所的僻静,暗示他超脱世俗的情怀。

2. 对比自己的生活状态: 中间六句写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虽然也有草阁临水,可以卧看沙鸥飞翔,但“眼无公事儿自痴”一句透露出他内心的无聊和空虚。“句有澄江官颇暇”看似悠闲,实则暗含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却还要为生计奔波,与鲍仲山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3. 抒发对江南的思念: 最后六句写诗人听闻鲍仲山动了归隐之念,自己也更加思念江南。他感叹自己的诗作缺乏新意,无法像谢朓那样写出清新脱俗的诗句。最后两句用李广被灞陵尉呵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诗人用“清瑶绕屋”、“卧看晴沙鸟飞下”等诗句,描绘出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令人神往。 * 情感真挚,对比强烈。 诗人通过对鲍仲山和自己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用典巧妙,含蓄深沉。 诗人用谢朓和李广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抒情诗,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