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拾瑶亭中秋宴集,再次顾庵学士韵
澹荡西风,尽吹却、鳞鳞鱼涨。
高会处、银蟾乍涌,清光无恙。
桂影婆娑河汉外,露华沾洒梧桐上。
正遥天、一片好秋容,来相饷。
擎玉斗,香醪漾。
按象板,吴儿唱。
渐更深漏转,薄寒初酿。
谁继谢庄今夜赋,空传公远当年杖。
羡素娥、相对舞霓裳,纷千状。
高会处、银蟾乍涌,清光无恙。
桂影婆娑河汉外,露华沾洒梧桐上。
正遥天、一片好秋容,来相饷。
擎玉斗,香醪漾。
按象板,吴儿唱。
渐更深漏转,薄寒初酿。
谁继谢庄今夜赋,空传公远当年杖。
羡素娥、相对舞霓裳,纷千状。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中秋夜宴的热闹场景,充满了节日氛围和浪漫想象。
上片写景: 开篇用"西风轻轻吹散了水波"营造出秋高气爽的氛围。宴会正热闹时,月亮突然从云中露出脸来,月光清澈明亮。桂树影子在银河边摇曳,露珠挂在梧桐叶上闪闪发亮。整个天空都展现出美好的秋色,仿佛特意来为宴会助兴。
下片写宴: 人们举着玉杯畅饮美酒,乐师打着拍子,江南歌女唱着动听的曲子。随着夜深,微微的寒意开始弥漫。这里用两个典故:谢庄的《月赋》和传说中仙人罗公远的中秋故事,表达"这样美好的月色,后世谁能用文字完全记录下来"的感慨。最后以"看嫦娥在月宫翩翩起舞,舞姿千变万化"的想象收尾,把宴会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 1. 动静结合 - 既有风吹月照的静景,又有饮酒歌舞的动景 2. 虚实相生 - 现实宴会与月宫仙境相互映衬 3. 感官丰富 - 视觉(月光、桂影)、听觉(歌声)、触觉(微寒)全方位描写 4. 用典自然 - 历史典故融入眼前情景,不显生硬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中秋夜宴的纪录片,既记录了真实的热闹场面,又加入了浪漫的幻想镜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