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士竹鹤斋

仙房深锁白云间,君子胎仙共一山。
千个虚心雍伯玉,一丸浮顶葛洪丹。
瑶台霜莹箫声迥,珠阙风微羽驾閒。
我欲移家鸡犬畔,只疑灵境未容攀。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谢道士竹鹤斋》是一首描述谢道士居所及其环境的诗。诗中展现了浓厚的道家氛围和超脱尘世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这首诗的魅力:

1. 地点和环境:诗的开头“仙房深锁白云间”,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道家居所。这个房子坐落在白云深处,象征着主人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2. 人物形象: “君子胎仙共一山”,描绘了谢道士与仙人为伴,居住在山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君子”可以理解为有道德修养的人,而“胎仙”则暗指道士修炼得道,超脱尘世。

3. 物品象征:“千个虚心雍伯玉,一丸浮顶葛洪丹。”这句诗描述了谢道士居所中的两样物品——竹和丹药。竹子虚心,象征着谦虚和坚韧;葛洪丹则暗指道家炼丹术,也代表着长生不老、修炼得道。

4. 氛围营造:“瑶台霜莹箫声迥,珠阙风微羽驾闲。”这里用瑶台、箫声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清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谢道士居所的幽雅、静谧。

5. 结尾情感:“我欲移家鸡犬畔,只疑灵境未容攀。”表达了诗人对谢道士居所的向往和羡慕。诗人想把自己的家搬到谢道士旁边,但又怀疑这个灵境难以抵达(或许是因为道德境界的高远,或许是因为实际地理的遥远)。

总的来说,《谢道士竹鹤斋》这首诗通过描绘谢道士的居所、环境、人物、物品和氛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生活的道家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羡慕。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