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宴别翰林邢伯羽熊元直给谏何思问册使诸藩给谏何时宾则出勘宣大功次

此夕汉京欢聚首,德星还共使星明。
玉堂青琐归英望,龙节仙轺赋远行。
绝塞晓烟收战马,上林春木待迁莺。
驰驱总入皇华咏,愿采民风慰圣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夜宴会上的离别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国家使命的赞美。

首联"此夕汉京欢聚首,德星还共使星明"用"德星"比喻品德高尚的友人,"使星"指代即将出使的官员,描绘了京城冬夜里贤才欢聚、星光交辉的热闹场面。

颔联"玉堂青琐归英望,龙节仙轺赋远行"写友人从翰林院(玉堂)和官署(青琐)光荣归来,又将手持符节(龙节)、乘坐华车(仙轺)踏上远行之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友人"荣归-远行"的人生轨迹。

颈联"绝塞晓烟收战马,上林春木待迁莺"是精妙的想象:前句写边关战事平息(暗指友人出使的功绩),后句用"上林苑的春树等待黄莺"比喻朝廷期待贤才归来。一远一近,一武一文,形成巧妙呼应。

尾联"驰驱总入皇华咏,愿采民风慰圣情"点明主旨:愿友人把奔波劳碌都化作歌颂朝廷的诗篇(皇华咏),通过体察民情来宽慰皇帝的心。体现了古代文人"心系天下"的情怀。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德星/使星""战马/迁莺"等意象群,把离别宴写得大气而不伤感 2. 通过空间转换(京城-边塞-朝廷)展现家国情怀 3. 最后落脚到"民风""圣情",彰显儒家士大夫的责任感

这种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写法,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典型特征,比单纯写离愁别绪更有格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