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曲中作

琵琶争唱玉娥郎,艳曲传来自武皇。
一代文章馀乐府,孤臣泪洒雁门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音乐与哀愁的边塞场景,通过四个画面层层递进,传递出深沉的怀旧与孤愤之情。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代州的酒馆里,艺人们争相弹唱《玉娥郎》这首流行曲,而这首曲子据说是当年明武宗(正德皇帝)南巡时带回宫廷的艳曲。这里用琵琶争唱的热闹,反衬后文的孤寂,同时"武皇"二字暗含对盛世的追忆。

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前朝留下的文化遗产只剩这些娱乐小调了,而忠心的大臣(可能指作者自己)站在雁门关的寒霜中,只能对着这些靡靡之音落泪。"雁门霜"既是实写边塞苦寒,也象征政治环境的严酷,"孤臣泪"与开篇的欢歌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妙在四句话完成三次转折:从市井欢歌到宫廷往事,从文化传承到个人悲怆,最后用"霜"和"泪"的意象,把历史沧桑、文人无奈、边塞苍凉都凝固在一个画面里。就像用酒馆的流行乐,唱出了时代更迭的挽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