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叫祈泽寺龙池的小水池,虽然不大但很有灵性。
前两句写水池的样子:池子只有一寻见方(大约成年人双臂张开的宽度),水深才一寸多,泉水像细线一样绕着池边的石台缓缓流动。这里用"涓涓"形容水流声,让人仿佛能听到轻柔的流水声。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听说干旱时这池子能呼风唤雨,但不知道这么小的池子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这里用"闻道"引出民间传说,用"定应"表达疑惑,最后用"自何来"留下悬念,让读者也跟着好奇。
全诗妙在三点:
1. 小中见大:用尺寸描写突出池子的小,反衬它"能作雨"的神奇
2. 动静结合:静态的池子配流动的泉水,画面立刻生动起来
3. 留白艺术:不直接说池子多灵验,而是用疑问句引发想象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一口古井,虽然普通但当地人说是"龙眼",诗人也是这样被民间传说触动,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这个有趣的小景点。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