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日逢南至日将长,凝冱寒阴转闭藏。
冉冉岁华频托始,冥冥天意重扶阳。
潜蛟午夜吟江海,老木空山立雪霜。
百五日过愁梦醒,东君须借好春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至日》,通过描述冬至这一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下是对此诗的深入浅出的分析:

第一句:“日逢南至日将长”


“日逢南至日将长”说的是冬至这一天,太阳开始北移,白昼开始慢慢变长。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日将长”是指从这一天开始,白昼会逐渐变长,春天的脚步也近了。

第二句:“凝冱寒阴转闭藏”


“凝冱寒阴转闭藏”描述了冬至时的寒冷天气。这里用“凝冱”来形容寒冷的程度,而“闭藏”则表示自然界开始进入沉睡的状态,万物仿佛都闭上了眼睛等待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冉冉岁华频托始”


“冉冉岁华频托始”意思是时光悄悄流逝,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开始。这里的“冉冉”形容时光的缓缓流逝,“频托始”表达了时间不断地开始新的轮回。

第四句:“冥冥天意重扶阳”


“冥冥天意重扶阳”意味着尽管现在是寒冷的冬季,但天空中似乎有一个力量在慢慢扶持着阳光,暗示着冬去春来的趋势。这里的“冥冥”形容这种力量隐藏而不可见,但又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

第五句:“潜蛟午夜吟江海”


“潜蛟午夜吟江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深夜时分,潜藏在江海中的蛟龙开始吟唱。这里用蛟龙的吟唱来形容自然界在冬季的生机和活力,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复苏。

第六句:“老木空山立雪霜”


“老木空山立雪霜”则描述了空山中老树矗立在冰雪之中。这里的“老木”代表自然界中历经沧桑的老树,它们在严冬中坚强地挺立,“立雪霜”则描绘了它们在风雪中依然不屈的形象。

第七句:“百五日过愁梦醒”


“百五日过愁梦醒”指的是经过了一百零五天(即半个冬季),心中的忧愁和梦境终于结束。这里暗示着春天即将来临,旧的忧虑和梦境都将随着冬天的结束而结束。

第八句:“东君须借好春偿”


“东君须借好春偿”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赞美。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意味着春天将带来生机和希望,人们期待春天能够补偿过去的寒冷和忧愁。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