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同治三年至十二年作)
噫嘻乎儒生读书不识羞。动夸虎头燕颔径取万户侯。
万户侯耳岂足道。乌知今日裨瀛大海还有大九州。
贱子生长南方陬。少年寂寂车前驺。
当时乳虎气食牛。众作蝉噪嗤噍啁。
小技虫雕羞刻镂。中间离乱逢百忧。
红尘蔽天森戈矛。我时上马看吴钩。
呜呼不能用吾谋。驹伏辕下鹰在鞲。
看人貂蝉出兜鍪。幡然一笑先生休。
矢人为矢辀人辀。兰台漆书吾箕裘。
且呼古人相绸缪。打头屋小歌声遒。
亦手帖括吟咿嚘。时文国小原莒邹。
要知假道途必由。习为谐媚为便柔。
招摇过布希急售。盗窃名器为奸偷。
平生所耻差效尤。谤伤争来撼树蜉。
非笑亦有枪榆鸠。立志不肯随沈浮。
一齐足敌众楚咻。皇皇使者来轩輶。
玄珠出水黝然幽。珊瑚入纲枝相樛。
不才如宽亦兼收。一头放出千人稠。
其旁一客为马周。炯炯秋水横双眸。
谓生此文无匹逑。即此已卜公侯仇。
噫嘻吾文原哑呕。公竟许我海与丘。
感公知己泪一流。以公才气命不犹。
文不璜佩鸣琅璆。武不龙虎张旌斿。
时时酒酣摩蒯缑。萧条此意将白头。
至今不愿为闲鸥。乘风犹来海上游。
海波正寒风飕飕。中有蝮蛇从鸧鹙。
盲云怪雨无停留。老蛟欲泣潜鱼忧。
何物小魅不匿瘦。公然与龙为仇仇。
苍梧回首云正愁。公从仙人来十洲。
公其为龙求蟠虬。左揖洪崖右浮丘。
招邀群策同力戮。号召百簇相聚谋。
铁锁重使支祁囚。赤文绿字光油油。
重铭瑶宫修琼楼。呜呼此愿何时酬!
万户侯耳岂足道。乌知今日裨瀛大海还有大九州。
贱子生长南方陬。少年寂寂车前驺。
当时乳虎气食牛。众作蝉噪嗤噍啁。
小技虫雕羞刻镂。中间离乱逢百忧。
红尘蔽天森戈矛。我时上马看吴钩。
呜呼不能用吾谋。驹伏辕下鹰在鞲。
看人貂蝉出兜鍪。幡然一笑先生休。
矢人为矢辀人辀。兰台漆书吾箕裘。
且呼古人相绸缪。打头屋小歌声遒。
亦手帖括吟咿嚘。时文国小原莒邹。
要知假道途必由。习为谐媚为便柔。
招摇过布希急售。盗窃名器为奸偷。
平生所耻差效尤。谤伤争来撼树蜉。
非笑亦有枪榆鸠。立志不肯随沈浮。
一齐足敌众楚咻。皇皇使者来轩輶。
玄珠出水黝然幽。珊瑚入纲枝相樛。
不才如宽亦兼收。一头放出千人稠。
其旁一客为马周。炯炯秋水横双眸。
谓生此文无匹逑。即此已卜公侯仇。
噫嘻吾文原哑呕。公竟许我海与丘。
感公知己泪一流。以公才气命不犹。
文不璜佩鸣琅璆。武不龙虎张旌斿。
时时酒酣摩蒯缑。萧条此意将白头。
至今不愿为闲鸥。乘风犹来海上游。
海波正寒风飕飕。中有蝮蛇从鸧鹙。
盲云怪雨无停留。老蛟欲泣潜鱼忧。
何物小魅不匿瘦。公然与龙为仇仇。
苍梧回首云正愁。公从仙人来十洲。
公其为龙求蟠虬。左揖洪崖右浮丘。
招邀群策同力戮。号召百簇相聚谋。
铁锁重使支祁囚。赤文绿字光油油。
重铭瑶宫修琼楼。呜呼此愿何时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自述诗,用直白豪放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志向。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看人貂蝉出兜鍪")是诗人的自嘲。他讽刺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整天幻想当大官("万户侯"),却不知道世界很大("大九州")。接着回忆自己年轻时也像小老虎一样充满干劲,但乱世中空有才华("吴钩"指宝剑)却无处施展,只能看着别人飞黄腾达。
第二部分("矢人为矢辀人辀"到"一头放出千人稠")写诗人的坚守。虽然生活清贫("打头屋小"),但他坚持读书写作,拒绝像其他人那样靠拍马屁求官。这里用"莒邹"(小国)比喻科举考试的狭隘,用"盗窃名器"讽刺买官卖官的现象。直到遇到赏识他的伯乐("皇皇使者"),才终于脱颖而出。
第三部分("其旁一客为马周"到最后)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虽然得到知音赞赏,但诗人感叹自己文武才华都不得志("命不犹")。最后用一系列神话意象(蛟龙、鸧鹙、支祁等)比喻现实困境,表达想要重整乾坤的抱负,却又感叹这个愿望何时才能实现。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呜呼不能用吾谋"),另一方面是"立志不肯随沈浮"的骨气。诗人用"海波正寒""盲云怪雨"形容恶劣环境,用"老蛟欲泣"暗示自己的处境,但最后仍保持着"重铭瑶宫修琼楼"的理想。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尊严和抱负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最激励人心的地方。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