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江逢陆子羽之江西赋别

衡山弄影清湘水,一朵青烟沈水底。江头秋月送归人,尽夜舟行雁声里。

衡阳东行望庐山,长江路绕长云间。北风吹衣岁欲晏,陆郎去矣何时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与友人陆子羽在衡山附近的湘水边分别的情景。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自然美景与离别情感
- 诗的开头“衡山弄影清湘水,一朵青烟沈水底”描绘了衡山的影子在清澈的湘水中的倒影,以及水底的青烟。这两个意象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感觉。湘水的清澈似乎象征着纯洁友情,而青烟可能象征着离别时的不舍和淡淡的忧伤。

2. 离别场景
- “江头秋月送归人,尽夜舟行雁声里”说明诗人与友人陆子羽在江边送别,直到夜晚,他们还乘坐着小船,听着雁群的叫声。这里用“秋月”和“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雁声似乎也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3. 目的地与路途
- “衡阳东行望庐山,长江路绕长云间”描绘了陆子羽向东前往庐山的行程,沿途是起伏的山路和连绵的云雾。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理方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壮阔而又略显孤独的旅途中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4. 时光流逝与思念
- “北风吹衣岁欲晏,陆郎去矣何时还”描述了北风呼啸、冬日将至的景象,表达了时光飞逝、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满离别情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在诗中,自然景观与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