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山水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探险与发现
开头说诗人费劲爬遍高山,以为山顶荒无人烟,结果意外发现六七户人家藏在青翠山岭中——就像现代人探险时突然遇见世外桃源,反差感十足。
2. 动态的仙境
"天绅"(像绸带般的瀑布)从石桥奔泻,"云气"(云雾)从丹井(可能指山泉)冒出,画面充满动感。诗人拄杖走进飘动的山雾(浮岚),连衣服都被雾气打湿——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湿润的空气。
3. 诗意的向往
最后诗人畅想:真该去笠泽(太湖古称)游玩!想象晴天时湖面倒映着七十二座青峰,就像水墨画一样空灵。这里用"峰峰浸倒影"的重复句式,强化了山水交融的梦幻感。
全诗亮点
- 用"发现人家"制造惊喜,打破对荒山的刻板印象
- "湿衣领"这种细节让虚幻的云雾变得真实可感
- 结尾的湖光山色想象,把意境从实景延伸到更辽阔的天地
本质上是在说:人间至美之景,往往藏在最难到达的地方,而真正的享受在于全身心沉浸于自然之中。
黄任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