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

谁把长眉一笔勾,芳魂犹忆上阳秋。
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
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
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眉毛,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

首句“谁把长眉一笔勾”直接点出诗题《画眉》,暗示画眉的动作是一个人的行为。接下来“芳魂犹忆上阳秋”,这里的“芳魂”借指女子的美好形象,“上阳秋”指的是古代的宫女生活,暗示女子的美丽如同上阳宫中的宫女一般。

“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眉毛。眉毛如同带雪的金篓,又如半月穿过栏杆,隐约可见。这里用“带雪”、“金篓”、“玉钩”这些富有质感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眉毛的美丽和精致。

“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这两句继续刻画女子的眉毛。这里的“靧”指化妆,意为女子经过化妆后,眉毛如同桃花般鲜艳,又如同柳叶般细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但“转含愁”又透露出一丝忧郁,让人感觉到女子内心的哀愁。

最后“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想象如果京兆这样的画眉高手能怜惜女子的话,一定会用笔墨描绘出她的美好。这里“京兆”指的是画眉的高手,“搦管”即执笔的意思,“镜楼”则是指女子化妆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美丽的眉毛和她内心的情感,既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之情,是一首既有形象美感又富有情感的诗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