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绣旗犹飐落花风,不信楼台是梦中。
十二阑干摇海绿,八千子弟化春红。
奔驰日月无停轨,组织河山未就功。
车下懒龙呼不起,钧天罢奏太匆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似梦非梦的幻境,充满对时间流逝和理想未竟的感慨。

前两句写梦境般的场景:绣旗在落花风中飘扬,诗人恍惚间分不清眼前楼台是真是幻。"十二阑干摇海绿"用夸张手法表现栏杆仿佛在碧海中摇晃,"八千子弟化春红"则暗指曾经的追随者如春花般消散,暗示英雄事业的凋零。

中间四句转入现实思考:日月如车轮不停转动,重整山河的抱负却未能实现。"车下懒龙呼不起"用神话意象表达无力感,就像叫不醒一条懒龙;"钧天罢奏太匆匆"则叹息天界仙乐突然终止,暗喻理想中断的遗憾。

全诗通过虚实交织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时间无情流逝与理想未竟的复杂心境。语言瑰丽但情感深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壮志未酬的苍凉美。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