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塞玉之任贵竹

望入河桥万里情,千山寒色是王程。黔雁古道猿为侣,贵竹遗风象解耕。

徼外纪纲雄汉节,车前拜舞杂蛮声。非君识得贤劳意,说著南中旅梦惊。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朋友蒋塞玉去贵州任职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牵挂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想象。

开头两句"望入河桥万里情,千山寒色是王程"是说:站在河边桥头目送朋友远去,心中满是不舍;朋友要去的贵州路途遥远,沿途都是寒冷的山色。"王程"指官员赴任的路途。

中间四句描绘了贵州的独特风貌: - "黔雁古道猿为侣":贵州(黔)的古道上,大雁飞过,猿猴为伴,说明那里人烟稀少。 - "贵竹遗风象解耕":当地保留着古老风俗,连大象都能帮忙耕地(可能是夸张说法,表现当地农耕方式的独特)。 - "徼外纪纲雄汉节":边疆地区依然保持着汉朝的威严法度。 - "车前拜舞杂蛮声":当地百姓在车前跪拜行礼,说着难懂的方言。

最后两句是重点:要不是你(蒋塞玉)明白为官一方的辛苦,一般人说到去南方任职都会害怕得做噩梦。这里既夸赞了朋友的能干,也透露出当时人认为贵州是偏远艰苦之地。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了眼前送别的场景,又想象朋友将去的异乡风情,最后落脚在对朋友能力的信任上。诗中"猿猴为伴""大象耕地"等想象,让遥远的贵州显得既神秘又充满生机,虽然艰苦却别具魅力。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