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庆嗣睡乐轩(一作冯时行诗)
六凿森剑戟,一枕寄华胥。
觉梦既殊辙,睡兮真乐欤。
达人蕴大观,方寸包太虚。
忧乐两不知,寤寐常如如。
昔也蝶栩栩,今焉周蘧蘧。
而于我法中,无欠亦无馀。
以睡为乐耶,不睡宁悲渠。
然则此轩名,无乃滞一隅。
苏子笑而应,斯岂真吾居。
飘流阅世故,早识心地初。
今古一偃仰,天地一蘧庐。
揭名聊尔耳,至言恐惊愚。
觉梦既殊辙,睡兮真乐欤。
达人蕴大观,方寸包太虚。
忧乐两不知,寤寐常如如。
昔也蝶栩栩,今焉周蘧蘧。
而于我法中,无欠亦无馀。
以睡为乐耶,不睡宁悲渠。
然则此轩名,无乃滞一隅。
苏子笑而应,斯岂真吾居。
飘流阅世故,早识心地初。
今古一偃仰,天地一蘧庐。
揭名聊尔耳,至言恐惊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有趣的主题:睡觉的快乐和人生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的生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用"六凿森剑戟"形容人醒着时面对的各种烦恼和压力,就像被刀剑包围一样紧张。而睡觉时却能进入"华胥"(传说中的理想梦境),获得片刻安宁。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醒着和做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睡觉真的能带来快乐吗?
接下来诗人提出,真正智慧的人(达人)心胸开阔,能把整个宇宙都装在心里。他们超越了快乐和忧愁的分别,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保持平静。这里用"昔也蝶栩栩,今焉周蘧蘧"的典故,借庄周梦蝶的故事说明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其实很模糊。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话形式展开。有人质疑:用"睡乐"来命名这个房间,是不是太局限了?主人笑着回答:这哪里是我真正的住所呢?人生就像一场漂流,我早就看透了心的本质。古今兴衰不过像人躺下又起来,天地之大也不过是个临时住所。取这个名字只是随便玩玩,说太深奥的道理怕吓着普通人。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通过讨论睡觉这件日常小事,展现了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环境(比如睡觉),而在于内心的宽广与平和。那些执着于区分醒与梦、乐与忧的人,其实还没参透生活的真谛。最后主人随意的态度更显出大智若愚的境界——真理往往很简单,只是常人想得太复杂。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