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拜谒李先生墓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怀念。
前两句"十里惊沙郭外风,乱云回首是江东"描绘了墓地的环境:城外风沙漫天,乱云翻滚,远处是江东的方向。这里用"惊沙""乱云"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着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李先生的深切哀思。"半生分已天教病"说李先生半生坎坷,似乎是天意让他受苦;"一恸谁期此拜公"写作者没想到会以这样悲痛的方式前来祭拜。"泪尽西州人共老"用泪水流尽、人已老去来形容悲伤之深;"梦深辽海夜难终"则用漫漫长夜难以结束的梦境,比喻思念之情的绵长不绝。
最后两句"祗应万古丰碑在,盛德殊恩总化工"是整首诗的升华:虽然李先生已逝,但他的丰碑永存,他的美德和恩泽就像大自然的造化一样永恒。这里将李先生的品德比作自然造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全诗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情感,将个人哀思与对逝者品德的赞颂相结合,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诗中"惊沙""乱云""泪尽""梦深"等意象生动传神,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拜谒墓地时的复杂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