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元举赴召见别用前韵送行
吾君急升平,元凯登二八。
赤墀拥豪俊,青云启涂辙。
岩居及川观,号召无虚月。
徵君笔瑞世,制行圭玉洁。
向来端神羊,不畏龙麟逆。
峤南归兴动,只作数旬客。
迹虽遁烟壑,名常蔼云阙。
果膺尺一书,赴陇催装发。
遂恐长乌府,席与群工绝。
眷言国步艰,敢惮泥涂滑。
牛刀剸繁剧,鹏翅摩空阔。
相期扶中兴,何止得官热。
赤墀拥豪俊,青云启涂辙。
岩居及川观,号召无虚月。
徵君笔瑞世,制行圭玉洁。
向来端神羊,不畏龙麟逆。
峤南归兴动,只作数旬客。
迹虽遁烟壑,名常蔼云阙。
果膺尺一书,赴陇催装发。
遂恐长乌府,席与群工绝。
眷言国步艰,敢惮泥涂滑。
牛刀剸繁剧,鹏翅摩空阔。
相期扶中兴,何止得官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送别朋友元举赴京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赞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写国家求贤
前四句说皇帝急于治理好国家("急升平"),所以选拔了像元举这样的优秀人才("元凯"指贤臣)。朝廷里聚集了很多杰出人物("赤墀拥豪俊"),为他们铺好了施展才华的道路("青云启涂辙")。
2. 赞美元举的品格
中间部分夸元举品行高洁如美玉("制行圭玉洁"),当官时正直敢言("不畏龙麟逆"指不怕触怒权贵)。虽然他曾隐居山林("迹虽遁烟壑"),但名声一直传到了朝廷("名常蔼云阙")。
3. 送别与期许
后面写到元举接到朝廷诏书("尺一书"指诏令)即将出发,诗人担心他这一去就会长期在御史台("乌府")工作,与朋友们分离。但更希望他能用处理复杂政务的能力("牛刀剸繁剧"),像大鹏展翅一样施展抱负("鹏翅摩空阔")。
4. 结尾升华
最后两句是核心:诗人与元举相约要共同辅佐国家中兴("相期扶中兴"),强调做官不是为了个人名利("何止得官热"),而是要有更高理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牛刀""鹏翅"等生动比喻展现人才的能力
- 通过"不畏龙麟""圭玉洁"等描写突出正直品格
- 结尾跳出普通送别诗的伤感,升华到为国效力的高度
- 既有对朋友的欣赏,也包含对治国理想的追求
全诗语言其实比较直白,宋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没有太多晦涩用典,主要价值在于展现宋代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