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举乐十曲(食至御前奏。) 其七

两仪分,牧以君。
陶有象,化无垠。
大齐德,邈谁群。
超凤火,冠龙云。
露以洁,风以薰。
荣光至,气氤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和谐世界,核心思想是歌颂君主的德行与自然万物的交融。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开篇四句用天地分治的意象("两仪"指天地),比喻君主像牧人般治理天下。陶器有具体形状,而教化却无边无际,暗示君主的仁德影响深远。

2. 中间四句用夸张手法展现君主的超凡地位:德行至高无上("大齐德"),超越凤凰火焰的辉煌,胜过龙腾云霞的气势。这里用神话动物凸显统治者的神圣性。

3. 最后四句转向自然意象:晨露象征纯洁,和风带来芬芳,祥瑞的光辉与天地灵气交融。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暗喻君主的恩泽如自然造化般滋养万物。

全诗通过天地、神话、自然三重意象的叠加,把抽象的政治理想转化为可感的诗意画面。最巧妙的是将君主的教化比作无形的陶艺("陶有象,化无垠"),既肯定具体功绩,又强调精神影响的永恒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