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游子(陈陶庵)从东吴(江南)回到北方故乡兰阳的情景。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白首东吴客,经年始北归"直接点明主人公身份:一位在江南漂泊多年的白发老人,终于踏上归途。这里"白首"二字暗示了离乡之久,人生已至暮年。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展现归途中的见闻:
- "门生开馆舍"写学生热情接待,表现主人公德高望重;
- "公子恋庭帏"则通过年轻人眷恋家室的细节,反衬老人多年漂泊的辛酸。
- "雨急河声转"是听觉描写,湍急的河水仿佛在诉说游子归心似箭;
- "川长草色微"是视觉描写,绵长的河岸上草色微茫,暗示归途遥远。
尾联"汴宫春已尽,到日乱莺飞"最富深意:汴梁(开封)的春天已经结束,但回到故乡时却见黄莺纷飞。这里用"春尽"暗示人生暮年,而"乱莺飞"的生机勃勃又给归乡带来喜悦,形成复杂的情感交织。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的交织,既写出了游子归乡的急切与欣慰,又透露出对光阴易逝的淡淡哀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终于归家的复杂心境,让每个离乡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