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

羁旅逢佳节,逍遥忽见招。同倾菊花酒,缓棹木兰桡。
平楚堪愁思,长江去寂寥。猿啼不离峡,滩沸镇如潮。
举目关山异,伤心乡国遥。徒言欢满座,谁觉客魂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受邀参加泛舟宴会时的复杂心情。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乐景写哀"的巧妙手法。

前四句写宴会场景:漂泊在外的诗人遇到重阳节,突然收到邀请,和大家一起喝菊花酒,坐着华美的船慢慢游玩。表面看是欢乐的聚会,但"忽见招"三个字暗示了这种快乐是偶然的、暂时的。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通过长江两岸的景色透露真实心境:望着平坦的树林引发愁思,奔流的长江显得格外寂寥。猿猴的啼叫声一直在峡谷回荡,湍急的滩头水声像永远不停的潮水。这些景象都在强化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抬眼望去,这里的山水和家乡完全不同,想到遥远的故乡就忍不住伤心。表面上宴席坐满了欢笑的人,但谁能察觉到游子内心的孤独正在吞噬着他呢?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用热闹的宴会反衬自己无法排遣的乡愁。就像一个人在人声鼎沸的聚会上,反而感到更孤独。这种"在欢笑中感到寂寞"的体验,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诗人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游子光鲜外表下的真实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