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总持寺阁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总持寺高阁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思乡情怀。

开篇四句写高阁的雄伟和登高时的震撼:寺庙高耸入云,登上千仞高的楼阁,眼前顿时展现出万千变化的奇异景象。这里用"千仞"夸张地表现楼阁之高,用"纷诡万形"生动地写出登高后视野突然开阔的视觉冲击。

中间六句是登高远眺的景色:先看到商鞅变法时留下的古道隐没在草丛中,又见云雾缭绕的汉王台。远处山脉在函谷关处断开,河流蜿蜒流向长安城。近处树林里的春色正在变化,天边的游子思绪被这景色勾起。诗人通过空间转换(从近到远再到近)和时间变化(春色变化),把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巧妙融合。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登高确实能欣赏到美景,但远眺时怀念远方的心情却格外悠长。这里"信为美"与"独悠哉"形成对比,美景虽好却更添愁思,道出游子登高必怀远的普遍情感。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壮丽山河与个人愁思结合:一方面用"千仞""万形""函谷""斗城"等宏大意象展现气象万千的景色;另一方面又通过"客思""怀远"流露细腻情感。这种大开大合的写法,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河壮美,又能体会到诗人望景思乡的复杂心境。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