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秋兴二首(见岭南声诗鼓吹) 其一

太平风物盛南州,远水长天分外幽。
商舶尽从沧海至,野樵多向白云游。
题诗富有边经笥,写景还誇顾虎头。
更喜四彝归大统,边城无复再防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方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用"太平风物"点明时代背景,南方的山水在安定环境下显得格外宁静悠远。"远水长天"的描写让人联想到开阔的江面和晴朗的天空,画面感很强。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场景展现繁荣:商船从海上络绎不绝地驶来,樵夫在白云缭绕的山间砍柴,这两个细节生动表现了经济活动和自然风光的和谐共存。诗人说自己写诗的灵感像装满经书的箱子一样丰富,写景功力堪比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顾虎头),用生活化的比喻展现创作自信。

尾联升华主题,欢喜各民族归顺统一,边疆不再需要年年戒备。这里"防秋"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在秋季南下劫掠,需要加强边防,而如今这种紧张局面已经消失,传递出对国家统一的欣慰之情。

全诗用寻常事物如商船、樵夫、书箱等勾勒太平景象,将个人创作乐趣与国家安定巧妙结合,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