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苍溪

十日巴东雨,山城见夕阳。
墟烟围浅碧,沙岸界深黄。
梦断关河迥,天寒僰道长。
招舟迷晚渡,镫火问渔庄。

现代解析

《发苍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旅途画面,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景:诗人在巴东地区经历了十天的阴雨,终于在山城苍溪看到夕阳。雨后初晴,村落里飘起淡淡的炊烟,笼罩着浅青色的山野;河岸边的沙地被夕阳染成深黄色。这里用"围"和"界"两个动词,让静态的景色有了动态的层次感,炊烟像轻纱一样环绕山野,沙岸则像用金线划分出明暗交界。

后四句抒情:诗人望着远方关山河流,感到前路漫长,寒冷的天气更添孤寂。天色已晚,渡口船只难寻,只能借着渔村的灯火问路。这里的"梦断"暗示旅途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迷晚渡"则透露出漂泊无依的迷茫,最后在点点渔火中寻找落脚处,又带着一丝人间烟火的温暖希望。

全诗通过雨后天晴的景色变化,自然过渡到游子的羁旅愁思,没有直接说"我多辛苦",但通过沙岸黄昏、寒天远路这些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孤独与坚韧。最妙的是结尾的渔火,在苍茫暮色中点亮了微光,就像人生旅途中的小希望,让整首诗在苍凉中透出暖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