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独倚高楼、感怀人生的场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前两句写景:夕阳下,稀疏的树林里归鸟飞回,诗人衣袖垂落,倚着栏杆远眺。薄暮时分的静谧与孤独感扑面而来。
中间四句用两个精妙的比喻:月亮沉在江底像洗净的珍珠,云雾笼罩山峰如寒玉般清冷。这里不仅是写景,更暗喻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孤高。接着用刘毅(虽贫但有壮志)和冯唐(年老不得志)两个历史人物自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年华老去的无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默默站在秋风中,打算放弃官职(朝簪)去过隐居垂钓的生活。这种"想辞职归隐"的感慨,其实是古代文人表达对现实不满的常见方式,用钓鱼的闲适反衬官场的不如意。
全诗妙在把萧瑟的秋景、精巧的比喻、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自然融合,让读者看到一个失意文人在黄昏高楼上的孤独身影。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那种"职场不得志想辞职"的心情,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